魏特琳

南京大屠杀时期,金陵十三钗遭到怎样对待?老外的记录令人心疼

1937年的冬天,南京城沦为一座人间炼狱。日军的铁蹄踏碎古都的宁静,随之而来的是一场针对手无寸铁平民的疯狂屠戮。在这片血色笼罩的土地上,一群未曾撤离的外国人,用他们的笔和镜头,为后世留下了无法辩驳的罪证。其中,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庇护所,以及那些被称为“金陵十三

南京大屠杀 东史郎 金陵十三钗 魏特琳 明妮魏特琳 2025-11-15 18:24  2

那场十四年的“下跪”有人跪活命,有人跪良心,你的膝盖上有土吗

1932年,伪满洲国成立那天,长春车站挂上了新旗子,红蓝白黑满地黄,月台上,日本宪兵的枪刺闪着亮光,穿长衫的中国人排成两排,左边一排跟着鞠躬,右边一排悄悄往后退了半步,就这么半步的距离,左边的后来成了“协和会”的骨干,右边的名字全被记进了“可疑簿”。

膝盖 良心 魏特琳 江苏人民出版社 冷家骥 2025-09-26 10:01  4

被中国人民铭记在心

妇女、儿童的教育问题,是魏特琳来到中国后所关注的焦点,也是她在战前一直从事的工作。当日军下令关闭难民所,要求所有难民回家后,各难民所负责人召集了多次会议,力图帮助那些无家可归且一无所有的难民。魏特琳一方面和其他负责人一样从中挑选出真正需要帮助的人,另一方面则开

人民 中国人民 难民 杨菁 魏特琳 2025-09-09 08:00  4

恪尽职守的校园卫士

南京沦陷后,鉴于日军的性暴力及对中国士兵的大肆搜查,为切实保护妇孺的安全,魏特琳决定不接收男性难民,但经不住难民们的恳求,她作了妥协,接收了许多老年男子,将男人和姑娘妇女分别安置在不同的楼层,老年男子被安置在中央楼的教工食堂。12月16日,有100多名日军来到

校园 米尔斯 难民 杨菁 魏特琳 2025-09-07 08:00  5